财联社10月30日讯(记者李迪)自今年4月底以来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连续六个月创下历史新高。
中基协最新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9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6.74万亿元,再创新高。此外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4月底、5月底、6月底、7月底、8月底均创下历史新高。
分类型来看,今年9月股票基金规模增长超4000亿元,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超1500亿元,QDII基金规模增长超1100亿元。
而在利率下行、债市震荡、股市吸金等因素的影响下,货币基金的规模在9月下降超1400亿元,债券基金规模也微降63亿元。
公募总规模达36.74万亿,年内第六次创历史新高
中基协最新发布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9月底,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5家,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50家,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。
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.74万亿元,与8月底相比增长4888.11亿元。这也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今年以来第六次创下历史新高。

今年年初,市场震荡加剧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曾短暂下行。但自4月以来,公募总规模持续增长,多次实现历史性突破。
今年4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3.12万亿元,年内第一次创下历史新高;
今年5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继续增长至33.74万亿元,年内第二次创下历史新高;
今年6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.39万亿元,年内第三次创下历史新高;
今年7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5.08万亿元,年内第四次创下历史新高;
今年8月底,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元,年内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。
如今公募总规模在9月底再创新高,这意味着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连续六个月实现新高突破。
股基规模猛增4000亿,混合基规模增长1500亿
分基金类型来看,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公募基金在今年9月的规模增长做出重要贡献。
股票型基金方面,资金流入和新产品发行推动其总份额实现显著增长。9月底,该类基金的总份额为3.67万亿份,与8月底的3.52万亿份相比增长1575亿份。
规模方面,股票型基金9月底的总规模达到5.95万亿元,与8月底的5.55万亿元增长4042.17亿元。
而混合型基金却未能实现规模份额双增。9月底,该类基金的总份额为2.89万亿份,与8月底的2.96万亿份相比小幅下降616.13亿份。
而受益于股市上行,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却实现增长。9月底这类产品的总规模达到4.31万亿元,与8月底的4.16万亿元相比增长1515.45亿元。
业内人士指出,股市上行再加上ETF热度持续,推动股票型基金份额规模双增。而混合型基金中包含主动管理型产品和偏债混合型基金,因而份额增长压力较大。
具体来看,随着市场回暖,许多主动管理型产品的持有人逐步回本,一些持有人在回本后选择赎回,导致产品份额下降;而偏债混合型基金方面,由于股债“跷跷板”效应导致债市震荡加剧,一些偏债混合型基金也在面临大额赎回的挑战。
除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外,QDII基金在9月也实现规模增长。9月底,QDII基金总规模达9106.21亿元,与8月底的7973.17亿元相比增长1133.04亿元。
货基规模下降超1400亿,债基规模微降63亿
股市回暖带动股基和混合基实现规模增长,而固收类产品这边则是另一番景象。
货币基金的9月底总份额为14.67万亿份,与8月底的14.81万亿份相比下降1424亿份;9月底总规模为14.67万亿元,与8月底的14.81万亿元相比下降1423亿元。
收益率下行是货币基金规模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同花顺数据显示,今年9月底已有70余只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%。过低的收益使得部分投资者选择撤离货币基金,转而投向其他更具收益潜力的产品,导致货币基金规模下降。
债券基金在9月也出现份额规模双降。9月底,债券基金总份额为5.77万亿份,与8月底的5.86万亿份相比下降891.81亿份。
而债券基金总规模的下降幅度则很小,9月底总规模为7.20万亿元,与8月底相比仅下降63.11亿元。
业内人士指出,受债市震荡影响,部分债券基金面临赎回压力,导致其份额有所下降。不过,由于债券基金中的一级债基、二级债基与可转债基金在股市上行的背景下实现净值增长,因而债基的规模下降幅度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