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原标题:方正富邦基金乔培涛:关税对市场的最大预期冲击或将过去)
大家好,我是老乔。
最近贸易战成为热门话题,一会儿美国对我们加税到140%+了,一会儿又延缓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了,周末又传出来两个消息:一是美国的海关系统还没有准备好关税,似乎没办法立刻加税;二是美国海关出了一个众多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清单。也有朋友问美国对东南亚那些国家暂缓的关税90天后怎么办,结合近期的一些情况,我也来谈谈我的看法。
不站队也不感情用事,我们还是尽量定量的去做分析。最近美国鸡蛋涨价成为热门话题,2022年以前美国超市鸡蛋价格相当于人民币1元左右,现在有的地区已经涨到6-7元一个,涨幅达到6-7倍,核心原因是禽流感后美国的养鸡场并没有及时补充蛋鸡产能,而鸡蛋又是老百姓的刚需,另一方面鸡蛋属于短保质期易碎品种进口补充量又少,只能通过涨价来挤出部分需求达到新的平衡,所以以致于涨价6-7倍。
我们拿这套逻辑来分析下美国的进口商品和消费。过去两年自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大致相当于美国进口总量的15%,再加上东南亚日韩墨加等国,这次加关税在20%以上的地区差不多能接近进口总量的一半了。假设美国消费品中有70%的供给需要靠进口来解决(以美国的制造能力来看,这个假设不过分),则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占了美国总消费品供给量的10%,假设这部分因为高关税不是通过转口贸易而是完全消失,则相对于美国消费品的总产能缺口是10%,再假设其他出口地区通过加大供给能补充3%左右(相当于这部分国家的对美出口增加接近5%,较为合理,再增加供给只能新扩产了,而在现在只是关税暂缓未来不明的预期下,没有多少人会急于扩产),则因为中国进口消失带来的产能供给缺口大概在7%,相关的商品至少涨价3-4倍才能挤出需求达到新的供需平衡,那美国的通胀真的是要起飞了。如果美国对东南亚日韩加墨等地区也加了之前宣称的25%以上的关税,那这些国家对美进口的供给也会减少,美国供给缺口更大,通胀更不敢想象。
综上所述,通过定量分析我们发现,暂缓其他国家的关税不是这些国家去求来的(越南去求了并没有拿到比其他没去的国家更好的结果,加拿大硬怼之后也没有被加税),豁免部分品种也不是美国突发善心,而是他们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大的供给缺失。要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初衷是好的,但是产能建设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,以美国现在的工业基础,没有两三年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可补充的产能,面对眼前的供给缺失,只能通过涨价挤出边际需求来达到新的供需平衡。
因此,我们大胆判断一下,对其他国家的90天暂缓后或只能继续暂缓,对我国的关税在落地时也只能越来越松,关税对市场最大的预期冲击或已经过去。
风险提示: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,不构成投资建议,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。观点具有时效性。
《电鳗快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