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客服
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

下次自动登录

登录
忘记密码?立即注册

其它账号登录:新浪QQ微信

手机网
首页>>基金>>基金动态>>  正文
精华推荐 财经号
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

热点前瞻:环境保护+跨境电商+虚拟现实+东数西算

海外机构近期调研股出炉 外围大涨 晚间三大消息

3月17日周五早间股市信息 虽是黑周四期待红周五

老沙:国资委发布重要名单·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列

中字头上涨的逻辑 明天大盘还会继续黑吗

低开低走,重现黑周四 光伏板块领跌

欧洲大跌,未来的主线在哪里? 一路一带冲锋陷阵

  •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!黄金疯涨,“中国大妈”解套了?
  •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“利奇马”逼近
  • 全球股市重挫,黄金抢占C位警惕,又一白马股"凉了"
  •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
  • 人民币"破7",央行紧急声明亚洲“整容王国”套路多深
  •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“锦鲤”女孩咋样了
  •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
  •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
  •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
  •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
  •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
  •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
  • MORE图说财经

    数家百亿私募集体发声:如何在不确定当中寻找确定性

    2023-03-17 09:06:01 来源:财联社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:佚名
    分享到
    关注中金在线:
    • 扫描二维码

      关注√

      中金在线微信

    在线咨询:
    •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

      

      3月以来,高频的宏观数据逐渐拉近了投资者预期和经济现实的距离,当前的宏观环境从年初的“强预期、弱现实”转变为当前的“弱预期、弱现实”。

      近期A股市场也经历了一波小幅回调,投资者需重视在宏观驱动下的投资机会。近日中航证券“七星翎雲”财富管理品牌发布会的圆桌讨论环节,多位业内人士对未来大类资产配置进行研讨。

      

      如何在不确定当中寻找确定性

      2月份,各类私募不同策略呈现显著分化走势。中证500和1000指增表现最优,指增策略平均获取1.5%以上超额收益。不过,主观股票多头策略和CTA策略整体表现不佳,其中,CTA策略回撤期平均已超过7个月。面对市场波动,中航证券投研团队负责人葛强认为,面对市场波动时,投资者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。

      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,今年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波动是在收敛的区间,导致今年以来整体上表现不佳。传统的趋势类策略,比如CTA策略,由于整体波动率收窄,价格上也没有明显方向性。投资者对未来“强预期、弱现实”的担忧,也会影响市场对大宗商品未来的期望。

      鸣石基金高级副总裁、基金经理杨堃对此表示,“整体来说,大宗商品在整个波动上,跟权益类市场相比是趋于低相关的情况,通过各类资产的配置大宗商品是可以熨平波动的,其实这是一个不错的替补的选择。”

      谈及CTA策略,千象资产吕成涛指出,“CTA是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收益是一个投资误区。实际上,CTA是一个双向的策略,赚的是波动的钱。未来,对CTA策略而言,主要关注其波动率的情况,如果波动大就会有比较好的表现。如果说波动率下跌,即便商品价格上涨,CTA策略依然会承受一定的压力。”

      星石投资合伙人于辉认为,站在资产配置角度来看,一个要把握主线,一个要把握相对,“从主线来讲,我认为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好于去年,从国内宏观周期来看,宏观指标都从底部逐渐提升。从这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发现国内A股市场的主要指数目前都是在位于相对历史上的低位。”

      把握相对,是指不同的资产和策略都有自己适合的条件和客户,从投资角度来说,不同的客户的相对位置也不尽相同。比如说股票和债券相比,现在ERP的指标与去年相比有所降低,但是总体而言,该指标还是在比较高的位置。在不同时期我们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资产,这是大类资产配置的一个原则。

      未来大类资产配置走向如何?

      今年以来,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多数不佳。权益市场方面,2023年2月底,全球股市涨跌参半,发达市场表现优于新兴市场。债券市场方面,欧美地区长期债券收益率多数上行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0BP至3.92%。大宗商品方面,大宗商品价格大多下跌。

      在此背景下,未来大类资产配置走向该如何?

      中航证券财富管理部机构经纪业务负责人金岩提到,今年年初多项经济指标企稳向好,随着稳增长政策力度延伸,基本面修复,微观流动性改善成为市场上行的基础。生产、消费、投资格局产生积极转变,并有望带动市场预期的转变。我们认为2023年将是走出谷底,重铸信心的一年。

      于辉认为,从宏观角度看,虽然美国的持续加息已接近尾声,但目前仍处于资金面收缩的过程,对于海外经济,特别是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引导是逐步向下的,因此在外需逐步萎缩的过程中,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端是一个不利影响。不过,对国内来说,从去年年底开始,随着疫情开放以及地产周期政策调整,国内经济基本面开始触底回升。不管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,目前需求整体向上。

      从供给端看,于辉表示,虽然2019年开始有一个大宗商品涨价的周期,按照规律涨价会扩产能,但扩产能后又会过剩。国内随着供给面不断稳定,需求不断扩张,这对国内大宗商品是有利的。不过有一些商品受海外需求影响比较大,今年会受到比较大的挑战。

    热门搜索

    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