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客服
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

下次自动登录

登录
忘记密码?立即注册

其它账号登录:新浪QQ微信

手机网
首页>>基金>>基金动态>>  正文
精华推荐 财经号
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

晚间行业研究及交易策略期指交割无忧 还有件大事

短调后继续上行突破!11月17日擒牛姐晚间复盘

A股尾市拉升有何玄机呢主线爆发回升,回踩完成?

11月17日市场最强热点探底回升或将延续上涨!

11月17日擒牛姐复盘继续调整 明天会是黑周五吗

11月17日周四市场信息短线迎来大级别高低切换

今日关注一场新闻发布会晚间行业研究及交易策略

  •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!黄金疯涨,“中国大妈”解套了?
  •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“利奇马”逼近
  • 全球股市重挫,黄金抢占C位警惕,又一白马股"凉了"
  •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
  • 人民币"破7",央行紧急声明亚洲“整容王国”套路多深
  •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“锦鲤”女孩咋样了
  •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
  •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
  •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
  •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
  •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
  •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
  • MORE图说财经

    全文|平安基金李化松:建议大家从更长时间维度来应对现在,而不是对短期信息过快反应

    2022-11-18 13:33:15 来源:新浪财经 作者:佚名
    分享到
    关注中金在线:
    • 扫描二维码

      关注√

      中金在线微信

    在线咨询:
    •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

      

      分析师大会直播进行时 50+位嘉宾解读明年机会

      
           

      11月18日,2022分析师大会——新能源专场隆重召开。

      

      平安基金总经理助理,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发表主旨演讲,他建议大家可以从更长的时间维度,通过历史的研究和挖掘来应对现在的情况,而不是对短期的信息有一个过快的反应,这样可能对于整个市场的情绪会有更理性的体现。

      

      过去一两年市场的波动也是非常大的,但是回过头来看,可能最后很多反应是当时过度的反应。无论是卖方分析师还是买方分析师,我建议大家要看得更长一些,尤其是借鉴中国的历史,借鉴其它国家的历史来看,应对可能就会更从容一些。长期来看长期的效率可能会更高一些,虽然可能短期的效率不一定高。从百年大变局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用更长的视野、用历史的角度来看,可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目前这样一个相对不太确定的时代。

      

      以下是发言全文:

      

      李化松:对于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这些新兴的成长行业,我个人是这样看的。过去从2015年开始,2015年1月份开始,以光伏、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技术创新,的确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,光伏的转换效率快速地提升,成本快速地下降,包括锂电池也是非常快地成本下降,我们实现了平价上网,我们实现了电动车的性价比超过了传统的燃油车,过去几年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快速发展,带动了相关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,相关的公司、相关的股票也有比较好的收益。

      

     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,我不得不承认,从技术创新的速度来看,可能我们的速度是要减弱的。一是从客观的产业发展规律来看,我们现在的转换效率已经非常高了,我们的成本已经非常低了,未来这一块变化的速度肯定与之前相比不会有更快的技术进步。在硬件的创新逐渐进入瓶颈期的时候,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些软件的创新或者说是商业模式的创新。这些创新本质上其实壁垒是相对比较低的,可能同质化的程度会相对比较强,行业的周期性的因素可能会更强一些。比如今年因为一些能源危机的因素,因为一些地缘政治的因素,可能部分子行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。但是从技术创新的本质来看,不是特别大的硬件的技术创新,未来的护城河没有那么深。一旦这个行业的周期、需求的周期下行,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就很难以保住、很难以维持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现在创新这个方向的机会跟几年前比是相对更难找一些。起码我个人的选股维度,因为我觉得创新可能本质上还要真正有一个技术的创新、原创的创新,而不是模仿的、商业模式的创新。这是对于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这些创新方向上我的理解。

      

      另一个,对于像消费、金融这些相对传统一些行业的理解。大家也知道,现在这些行业因为这两年的确因为疫情的影响,它们的估值水平现在其实是处于历史差不多最低的位置,而且还是在持续地下降。现在传统的这些行业的估值跟现在的这些新兴行业估值的比例,应该是处于历史最低的位置,比2015年互联网+时候的估值差距还大。反映了背后的因素是,一方面这两年的创新有很多机会,大家对创新有一个比较高的预期,对这些传统的行业预期相对低一些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因为疫情的影响,对短期行业的景气度不太好,对大会精神的一些理解可能也出现了一些偏差。我们强调安全和发展,安全的基础其实也是要发展,没有挣钱的东西,只有花钱的东西,那这个东西其实是很难持续的。

      

      所以,无论是从短期的基本面还是从长期的行业发展的逻辑的角度来看,大家对这些内需、消费包括房地产相关的这些行业,其实是有一个过度悲观的预期。另一方面,因为短期的这些因素看不太清楚,大家对短期景气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可能就给了一个相对高的估值。虽然这些行业业绩增速不是来自于基础的原创型的创新,只是因为短期的景气。从这个维度来看,在我刚才的假设前提下,2023年疫情不会进一步地恶化,我们的经济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周期里面来的话,我个人觉得可能2023年,传统行业会有一个业绩和估值修复的机会。这是我对市场不悲观的重要的因素,因为这些传统行业今年外资流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下跌的因素。明年一旦外资回流,可能对这些行业,之前所谓的“核心资产”,可能也会有一个估值的提升。

      

      以下是平安基金总经理助理,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演讲全文:

      

      李化松:第一个问题,我们如何看待A股市场现在的性价比。

      

      第一点,从基本面这个角度来看,因为过去两年多,从2020年开始,中国经济正常的周期其实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干扰,比如说疫情的影响。尤其是在2022年,疫情要超出大家的预期,这就造成了中国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没有释放出来。因为我们过去几年在降杠杆,在控制金融风险这些领域内都做了很多的工作,这些效果在今年理论上是能够体现出来的。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,今年的GDP增速其实低于预期。对于明年来说,随着疫情的影响会逐渐减弱,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长速度应该还是相对比较快的。所以,从明年的角度来看,在疫情没有进一步恶化的前提条件下,我们相信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会逐渐改善的。

      

      第二点,从流动性和估值的角度来看。今年因为国际的通胀,因为能源危机,使得海外的通胀超出预期,美国加息的幅度相对比较快,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情绪相对比较谨慎的,海外的资金也在流出中国市场。但随着美国的通胀逐渐接近顶部,美国的加息步伐可能在明年也会相对减弱,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,从估值的角度来看,明年的压力要比今年有一个明显的缓解。

      

      第三点,从预期的角度来看,目前这个时候大家对于疫情的预期,对于政策的预期,可能都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迷茫的时候。随着新一届的政府完成正式的交接,可能在政策上会有一个比我们原来预期好的修复,因为之前的预期可能的确比较混乱。从历史上历轮的周期来看,无论是2012年还是2015年,包括2018年的市场,当时是相对比较迷茫的时候,最后预期都有了一个向上的修复。

      

      今年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,是中国经济压力最大的一年。无论是外部的疫情,还是内部的一些政策,从流动性和估值的角度来看,今年的压力也相对比较大。但是从现在的估值水平来看,已经处在历史比较低的位置,很多行业应该是处于历史最低的一个位置。从政策预期的角度来看,我们预期可能会从之前过度迷茫、过度悲观的预期,会向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来修复,随着新一届政府正式上任。所以,目前这个位置A股的性价比其实还是非常高的。

      

      李化松:对于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这些新兴的成长行业,我个人是这样看的。过去从2015年开始,2015年1月份开始,以光伏、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技术创新,的确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,光伏的转换效率快速地提升,成本快速地下降,包括锂电池也是非常快地成本下降,我们实现了平价上网,我们实现了电动车的性价比超过了传统的燃油车,过去几年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快速发展,带动了相关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,相关的公司、相关的股票也有比较好的收益。

      

     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,我不得不承认,从技术创新的速度来看,可能我们的速度是要减弱的。一是从客观的产业发展规律来看,我们现在的转换效率已经非常高了,我们的成本已经非常低了,未来这一块变化的速度肯定与之前相比不会有更快的技术进步。在硬件的创新逐渐进入瓶颈期的时候,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些软件的创新或者说是商业模式的创新。这些创新本质上其实壁垒是相对比较低的,可能同质化的程度会相对比较强,行业的周期性的因素可能会更强一些。比如今年因为一些能源危机的因素,因为一些地缘政治的因素,可能部分子行业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。但是从技术创新的本质来看,不是特别大的硬件的技术创新,未来的护城河没有那么深。一旦这个行业的周期、需求的周期下行,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就很难以保住、很难以维持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现在创新这个方向的机会跟几年前比是相对更难找一些。起码我个人的选股维度,因为我觉得创新可能本质上还要真正有一个技术的创新、原创的创新,而不是模仿的、商业模式的创新。这是对于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这些创新方向上我的理解。

      

      另一个,对于像消费、金融这些相对传统一些行业的理解。大家也知道,现在这些行业因为这两年的确因为疫情的影响,它们的估值水平现在其实是处于历史差不多最低的位置,而且还是在持续地下降。现在传统的这些行业的估值跟现在的这些新兴行业估值的比例,应该是处于历史最低的位置,比2015年互联网+时候的估值差距还大。反映了背后的因素是,一方面这两年的创新有很多机会,大家对创新有一个比较高的预期,对这些传统的行业预期相对低一些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因为疫情的影响,对短期行业的景气度不太好,对大会精神的一些理解可能也出现了一些偏差。我们强调安全和发展,安全的基础其实也是要发展,没有挣钱的东西,只有花钱的东西,那这个东西其实是很难持续的。

      

      所以,无论是从短期的基本面还是从长期的行业发展的逻辑的角度来看,大家对这些内需、消费包括房地产相关的这些行业,其实是有一个过度悲观的预期。另一方面,因为短期的这些因素看不太清楚,大家对短期景气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可能就给了一个相对高的估值。虽然这些行业业绩增速不是来自于基础的原创型的创新,只是因为短期的景气。从这个维度来看,在我刚才的假设前提下,2023年疫情不会进一步地恶化,我们的经济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周期里面来的话,我个人觉得可能2023年,传统行业会有一个业绩和估值修复的机会。这是我对市场不悲观的重要的因素,因为这些传统行业今年外资流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下跌的因素。明年一旦外资回流,可能对这些行业,之前所谓的“核心资产”,可能也会有一个估值的提升。

      

      李化松:从我个人选择个股方面来看,我个人对于企业的盈利模式可能会看得更重一些。从二级市场的投资来看,我们投资的是未来的现金流。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,如果一个公司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历史,可能对未来的预测会相对更有信心一些。如果一个公司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好,过去历史的盈利能力、历史的现金流表现都相对比较不错的话,我个人可能对于未来的一个盈利能力、未来现金流的预测,可能会相对更有信心一些。我对公司的盈利模式会看得更重一些。因为短期行业的景气预测难度还是相对比较大的,但是公司的盈利模式、公司的竞争优势,变动的风险相对会更小一些,比行业景气程度会相对更好预测一些。

      

      对于分析师的研究,我个人其实是这样理解的,因为我们现在的确是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。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,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。过去一两年、两三年,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金融市场,大家其实都是相对比较焦虑的。再加上疫情的影响,互联网的工具越来越发达,信息越来越多,造成的结果是可能大家对短期的信息会有一个过度的反应,每天的信息越来越多,大家的反应也越来越快,造成的结果是大家非常焦虑。

      

      我个人在这个时间点建议,因为中国人分析事情跟西方的传统不一样,中国人更喜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未来,因为中国的历史相对比较长,这一点跟西方是不一样的。西方可能线性思维的东西会更多一些,但是中国可能更多地会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未来。因为现在的确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动荡的时候,外部经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,我们怎么去分析?怎么去应对这些东西?建议大家可以从更长的时间维度,通过历史的研究和挖掘来应对我们现在的情况,而不是对短期的信息有一个过快的反应,这样可能对于整个市场的情绪会有一个更理性的体现。

      

      过去一两年市场的波动也是非常大的,但是回过头来看,可能最后很多反应是当时的一个过度的反应。无论是卖方分析师还是买方分析师,我的建议是大家要看得更长一些,尤其是借鉴中国的历史,借鉴其它国家的历史来看,应对可能就会更从容一些。长期来看长期的效率可能会更高一些,虽然可能短期的效率不一定高。从百年大变局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用更长的视野、用历史的角度来看,可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目前这样一个相对不太确定的时代。

      

      新浪财经立足“研究改变世界,构建分析师资本话语权体系”,以提升证券研究行业水平、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举办第四届“分析师大会”,聚集王忠民、刘纪鹏、窦玉明、管涛、黄燕铭等50+位专家、学者、行业掌舵者、顶级基金经理、金牌分析师,共同探讨2023年的机遇与挑战。

      
        

    热门搜索

    为您推荐